![](../images/close.png)
17732275976
江蘇召開中以知識產權創新合作與保護研討會
9月7日,中以知識產權創新合作與保護研討會在江蘇常州召開,此次研討會是中以創新合作周系列活動之一,主題是“創新無憂,合作無慮”,江蘇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趙旗、常州市副市長夏思jun出席研討會。
趙旗在致辭時指出,常州中以創新園是以色列在中國開展創新合作的“橋頭堡”,是以色列人才在江蘇成就事業、以色列企業在江蘇投資興業的重要平臺。他希望園區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營造更加有利于創新、有利于合作的良好氛圍,真正讓創新人才“創新無憂”,讓中外合作者“合作無慮”,將中以創新園打造成為中外創新合作的亮麗名片。
趙旗和夏思jun共同為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江蘇分中心海外(以色列)工作站揭牌。(江蘇)
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日前,南宮市青少年科普工作頻傳捷報。
一是在省科技廳、省教育廳公布的河北省第三屆青少年科普作品精品征集評選活動獲獎名單中,南宮市共有10件作品獲獎,其中一等獎作品1件、二等獎作品2件、三等獎作品2件、youxiu獎作品5件。
二是在省教育廳舉辦的“2021—2022年度河北省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中,南宮市共有4件作品獲獎,其中一等獎作品2件,三等獎作品2件。
三是在2022世界機器人大賽錦標賽ENJOY AI系列賽項中,南宮市參賽代表榮獲三等獎。
近年來,南宮市科工局、市教育局加強組織、積極配合,中小學校和廣大青少年積極參與,中小學生的科學興趣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涌現出許多youxiu作品,青少年科普工作再上新臺階。
文章來源:邢臺市科技局
依照專利法申請發明專利的時候需要經歷五個階段受理、初審、公布、實質審查、授權等五個階段。
一、受理階段
專利局收到專利申請后進行審查,如果符合受理條件,專利局收到專利申請后進行審查,如果符合受理條件后,專利局會將申請日子確定好,并且給予申請號。進過核實資料后,發出受理通知書,并且通知申請人。如果申請文件未打字、印刷或者字跡不清楚,有涂改;或者附圖及圖片未用繪圖工具和黑色墨水繪制、照片模糊不清有涂改;或者附圖及圖片未用繪圖工具和黑澤墨水繪制、照片模糊不清、有涂改的;或者附圖及圖片未用繪圖工具和黑色墨水繪制。照片模糊不清楚有涂改的;的或者申請文件不齊備的;或者請求書中缺申請人姓名或者名稱及地址不詳的;或者專利申請類別不明確或者無法確定的,以及外國單位和個人未經涉外專利代理機構直接寄來的專利申請都是不予以受理的。
二、初步審查階段
經受理后的專利申請按照規定繳納申請費的,自動進入初審階段。初審前發明專利申請首先要進行保密審查,需要保密的,按保密程序處理。
三、公布階段
發明專利申請從發出初審合格通知書起進入公布階段,如果申請人沒有提出提前公開的請求,要等到申請日起滿18個月才進入公開準備程序。如果申請人請求提前公開的,則申請立即進入公開準備程序。經過格式復核、編輯校對、計算機處理、排版印刷,大約3個月后在專利公報上公布其說明書摘要并出版說明書單行本。申請公布以后,申請人就獲得了臨時保護的權利。
四、實質審查階段
發明專利申請公布以后,如果申請人已經提出實質審查請求并已生效的,申請人進入實審程序。如果申請人從申請日起滿三年還未提出實審請求,或者實審請求未生效的,申請既被視為撤回。
在實審期間將對專利申請是否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以及專利法規定的其它實質性條件進行全面審查。經審查認為不符合授權條件的或者存在各種缺陷的,將通知申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陳述意見或進行修改,逾期不答復的,申請被視為撤回,經多次答復申請仍不符合要求的,予以駁回。實審周期較長,若從申請日起兩年內尚未授權,從第三年應當每年繳納申請維持費,逾期不繳的,申請將被視為撤回。
實質審查中未發現駁回理由的,將按規定進入授權程序。
五、授權階段
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經初步審查以及發明專利申請經實質審查未發現駁回理由的,由審查員作出授權通知,申請進入授權登記準備,經對授權文本的法律效力和完整性進行復核,對專利申請的著錄項目進行校對、修改后,專利局發出授權通知書和辦理登記手續通知書,申請人接到通知書后應當在2個月之內按照通知的要求辦理登記手續并繳納規定的費用,按期辦理登記手續的,專利局將授予專利權,頒發專利證書,在專利登記簿上記錄,并在2個月后于專利公報上公告,未按規定辦理登記手續的,視為放棄取得專利權的權利。
日前,2022年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京舉行,北京知識產權行政和司法部門繼續攜手共筑知識產權保護雙保障模式,在國家會議中心和首鋼園區分別設立服貿會知識產權保護辦公室,開展知識產權保護服務。
北京市知識產權局聯合國家知識產權局復審和無效審理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等十家單位,選派業務骨干進駐服貿會知識產權保護辦公室。本著“預防為主、未訴先辦”的原則,主要開展政策法規咨詢、處理侵權糾紛投訴、巡館查處違法行為等工作,有效促進了服貿會知識產權保護,實現了知識產權糾紛投訴“零記錄”。其間,服貿會知識產權保護辦公室派出執法人員140余人次,巡查參展商1242家,其中現場796家,線上446家,提示知識產權風險24次,解答知識產權咨詢137次,發放宣傳材料近2000份,受到各方好評。(北京)
來源:國家知識產權網站
9月5日,南京市知識產權局召開專題會議學習研究專利開放許可工作。會議由南京市知識產權局專職副局長何華英主持,全體知識產權工作人員參加了學習討論。
為切實落實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開放許可試點工作方案》要求,在江蘇省知識產權局指導下,南京市知識產權局發布了《關于印發南京市專利開放許可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全面啟動專利開放許可試點工作。在專題學習會議上,與會人員介紹了國外建立專利開放許可制度情況和國內專利開放許可政策背景,剖析了專利運用中轉化實施率不高、市場供需信息不對稱、許可轉讓過程中存在法律風險等問題,根據南京市開展專利開放許可試點工作的現狀,分析了目前的主要任務、存在問題及對策措施。與會人員從專利非正常申請風險、專利分級分類管理辦法和信用監管機制等方面展開了討論,為今后規范專利開放許可試點工作完善激勵措施提出了積極建議。
下一步,南京市知識產權局將充分發揮南京科教資源優勢,促進要素市場化配置,加快專利轉化運用,深入推進專利開放許可試點工作取得實效,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南京)
近日,2022年全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培訓班以線下線上結合的形式在京舉辦。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何志敏作視頻致辭。本次培訓班作為2022年全國知識產權人才專業提升培訓計劃中的一項內容,以“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能力提升”為主題,旨在提高全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干部隊伍綜合能力和專業化水平,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在助力創新發展和經濟平穩發展中的基礎支撐作用。
培訓期間,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共服務司相關負責人就“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面臨的形勢與任務——全面深入落實《綱要》《規劃》”主題開講培訓課。培訓班還邀請了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智庫知識產權所、華南師范大學、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創新部、北京市知識產權局有關專家,從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大數據在知識產權領域應用、科技創新等方面開展政策解讀。
此次培訓采用講座授課與現場教學相結合、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線下參訓學員通過走進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等活動開展現場教學,突出理論與實踐的融會貫通,不斷加強能力建設,全方面提升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實務效能。
來自地方知識產權局、公共服務骨干機構、專利商標審查協作中心等有關部門的2000余人參加此次培訓。(實習記者 劉娜)
來源:知識產權報
8月24日,第十三屆中國—東盟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率團參會。會議由東盟知識產權合作工作組輪值主席、菲律賓知識產權局局長羅威爾·巴爾巴主持,東盟秘書處及東盟成員國知識產權機構負責人參加會議。
申長雨表示,中國和東盟的合作一直保持強勁勢頭,走出了一條務實、全面合作發展之路。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與東盟成員國知識產權機構充分利用中國—東盟合作、“一帶一路”合作等機制,積極落實年度合作工作計劃,在知識產權能力建設、知識產權保護與運用、遺傳資源、傳統知識和民間文藝保護等領域都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務實合作,構建了富有活力的知識產權區域合作環境,有效推動了區域內各國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他希望進一步發揮知識產權激勵創新和促進開放的重要作用,加強互學互鑒,助力互聯互通,為實現共同發展提供助力。
羅威爾·巴爾巴表示,如何在后疫情時期利用知識產權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是我們共同面臨的挑戰,東盟各成員國和中國應攜手并進,加強了解,增進互信。目前,《東盟知識產權行動計劃2016—2025》進展順利,東盟各國愿意和中國一道,在更多領域開展知識產權合作,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會上,與會各局就知識產權如何促進后疫情時代區域共同發展分享了經驗和做法,回顧總結了2021—2022年度中國—東盟知識產權合作工作計劃的執行情況,討論并通過了2022—2023年度工作計劃。
局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有很多人可能的都不是很了解發明專利的初審范圍是什么,企業申請專利的時候,由于不同的專利類型的不同,在申請過程中也是有所不同的。專利按照類型可以分文三類,有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設計專利。其中專利申請過程為申請受理初審,出版物的實質性審查請求授權;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過程為申請受理初審公告授權;設計專利申請的過程是申請受理初審公告的授權。
發明創造完成后,權利人需要在有關西溝申請發明專利。只有專利獲得批準,權利人能獲得法律保護,才能獲得更多的利益。在專利申請過程中,需要進行初審、二次審查等。那你了解發明專利申請初審的范圍嗎?下邊我就給大家詳細的總結了下,希望能幫助到到家。
1、專利申請是否包含專利法規定的發明專利申請,這些文件(包括請求書、說明書及其附圖、權利要求書、說明書摘要)是否明顯不符合實施細則的書面要求專利法,其書面形式和簽名是否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的規定;
2、專利申請是否明顯違反國家法律和公共利益,或者損害社會道德,或者在專利法規定的不授予專利權的范圍內;
3、專利申請主體是否符合專利法規定的專利申請主體的資格;
4、專利申請是否明顯不符合專利法的單一要求;
5、專利申請文件的修改是否符合專利法的規定,即不超過原說明書和權利要求的范圍;
6、專利申請主體是否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規定的發明定義;
7、與專利申請有關的其他程序和文件是否符合《專利法實施細則》的規定;
8、專利申請是否按照《專利法實施細則》繳納了相關費用。
9月5日,廊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激發企業創新動能”新聞發布會。會上,國家稅務總局廊坊市稅務局和廊坊市科學技術局聯合介紹,2021年度,廊坊市共有1148戶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46.28億元。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是黨中央、國務院推進科技創新的重要舉措,是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的有效抓手。為確保政策落地,企業及時受益,稅務部門今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更好助力企業科技創新與高質量發展。
點面結合抓實宣傳輔導。將政策納入《廊坊扎實推動全市經濟平穩發展的一攬子措施及配套政策》,制作發布政策明白卡和趣味動漫,通過網絡進行廣泛宣傳;參加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就政策內容進行宣傳解讀;與市科技局、工信局、財政局、發改委等部門深入各縣(市、區)開展三輪督導宣傳,向各地黨政領導及相關企業宣講政策;推行網格化管理,發送政策提醒短信1萬余條次,印制宣傳折頁4000余份,開展政策輔導10余場,確保政策應知盡知。
加大力度抓強督導落實。市稅務局和市科技局聯合成立了推進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落實工作專班,強化橫向溝通聯絡和縱向組織推動。將政策落實情況納入市工作大督查范圍,開展市、縣稅務部門及基層稅務分局“一把手”和市、縣兩級稅務部門紀檢負責人“走流程”活動,開展“我為廊坊稅務獻一策”活動,征集對策建議140條,以有力督導推動政策落實。
監管抓優數據質量。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監管模式,事前梳理以前匯算清繳期間出現的錯誤享受原因,制作常見問題明白紙,推送至納稅人,避免錯誤發生;事中適時監控申報信息中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未按規定比例享受、限制行業享受等指標,認真排查整改疑點數據,提高申報質量;事后對是否符合享受加計扣除政策的研發活動、研發費用生產經營費用是否能夠準確劃分等進行核查,幫助企業準確、規范享受政策。
部門合作抓好協同共治。主動走訪市科技局、工信局、發改委、財政局、統計局等部門,積極推動部門合作機制建設。與科技局、工信局、發改委召開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座談會,與工信局、科技局聯合舉辦全市支持企業創新發展政策解讀專題會議,與科技局召開廊坊市推進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落實工作聯席會議,與科技局聯合開展進千企入園區“送政策、問需求、強服務、解難題”集中走訪月活動。在各地辦稅服務廳設置共享專區和專欄,加強跨部門政策、系統平臺、信息資源共享共用,形成協同共治推進落實良好局面。
“一賬四冊”抓細定制服務。全面摸底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未享受優惠情況,選取1400余戶培育企業,建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落實推進臺賬,設置培育企業清冊、研發政策清冊、輔導服務清冊三冊、輔導人員清冊,進一步壓實管理責任,對臺賬內培育企業統籌開展企業研發投入定向輔導,提升企業研發意愿,推進政策落實。
文章來源:廊坊市科技局
60余家企業和機構攜百余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完成首秀——
9月5日下午,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下稱服貿會)落下帷幕。記者在服貿會閉幕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此屆服貿會舉行了15.2萬平方米的展覽展示、65場推介洽談等活動。線下參展企業2400余家,線上參展企業7800余家,累計入場25萬余人。
展覽活動豐富、社會關注度高,服貿會已成為企業發布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的不二選擇。今年服貿會上,60余家企業和機構攜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領域的百余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首秀。其中,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產品發布、地方區域公用品牌亮相亮點滿滿,吸引了媒體和觀眾的廣泛關注。
中小企業站上大舞臺
“希望通過服貿會的舞臺,更好推介我們的原創新材料?!北本┋B加態技術有限公司(下稱疊加態公司)技術官鐘飛鵬帶著自主研發的冷隔絕材料站上了首鋼10號館元宇宙發布廳的服貿會成果發布臺。
鐘飛鵬告訴記者,該材料在空間結構上采用的納米級封閉孔洞結構是公司首創,抗寒隔熱能力極強,可在服裝、汽車、建筑、飛機等領域使用?!斑@一材料的研發歷時8年,剛剛研發成功我們就著手提交了專利申請,保護我們的創新成果?!辩婏w鵬介紹,僅圍繞專利撰寫,該公司就耗時10個月、耗費80萬余元,從材料配方到制備方法再到產品形態都進行了嚴密的專利保護?!皩@Wo為我們培育新市場,在更多領域挖掘應用場景增添了底氣?!辩婏w鵬說。
“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專利產品,了解一下新材料?!悲B加態公司的展臺來訪者絡繹不絕,工作人員姚盛在介紹時總不忘加一句“專利產品”。記者發現,眾多服貿會參展商和專業觀眾都對該產品饒有興趣,不一會兒就有兩家企業提出了合作意向。
另一登上成果發布臺的產品是北京云熙創新無人機技術有限公司的一款小型飛行器,看一眼就能發現其與同類產品的不同——螺旋槳葉片被包裹在飛行器內部,形似一個單體的航空發動機。
“研發這款產品的靈感確實來源于航空發動機?!痹摴句N售總監豆小博介紹,雖然市面上有很多小型飛行器產品,但這款在服貿會的產品是公司原創,從外觀到設計軟件、再到控制軟件,都由公司自主研發,能夠在室內受限空間內完成人和其他無人機無法執行的危險任務?!氨热缭诨馂默F場,這款無人機可以幫助消防員確認被困人位置,并投放生命維持物資?!倍剐〔┱f,公司已經開始向一些消防隊提供服務。
“雖然借鑒了航空發動機的外形,但這絕不是航空發動機的縮小版。”豆小博介紹,公司在研發上投入了大量精力,進行了無數次試驗終才形成現在的產品。為保護創新成果,公司在專利、軟件著作權等知識產權領域開展了大量布局。
創新密集,保護嚴密,站上成果發布廳舞臺的中小企業,期待收獲更多關注,將手中的高質量知識產權進一步轉移轉化為終端產品和服務,讓創新成果在實際應用中發光發熱。
地理標志推向大市場
“借此機會,我代表庫倫旗委、旗政府宣布:庫倫蕎麥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庫倫蕎麥,常在’今日隆重發布?!眱让晒抛灾螀^通遼市庫倫旗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史明顯在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專題會議世界地理標志品牌分銷服務大會上正式發布了“庫倫蕎麥”區域公用品牌。
“庫倫蕎麥”是國家原產地證明商標和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每年都有大量蕎麥出口到日本、韓國、俄羅斯、東南亞及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庫倫蕎麥是我們的地方特色農產品,是優質的農業資源。我們希望借助地理標志的力量,通過建立和發布區域公用品牌,提升產業整體產值的效益?!笔访黠@向記者表示,“當前,我們的‘庫倫蕎麥’區域公用品牌正處于建設階段、成長階段,在食品大領域產業鏈上還有巨大的空間等待挖掘。我們真誠地歡迎各界有識之士來到庫倫旗投資興業,在食品大領域共建共享,合力打造‘庫倫蕎麥’大生態?!?br/>
在服貿會的地理標志展區,豐富的中外地理標志產品吸引大量觀眾駐足和選購,其中特別忙碌的是廣東省地理標志協會組織的地理標志產品展臺,展臺上優質“粵字號”地理標志產品“吸睛”滿滿?!斑@次我們帶著吳川月餅、新會陳皮、化橘紅、從化荔枝蜜、徐聞良姜、臺山大米等6個地理標志產品參展?!睆V東省地理標志協會秘書長陳勁松向記者表示,“服貿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廣東地理標志產品能夠借助這個平臺向全國、全世界進行推介展示,我感到十分榮幸?!?br/>
“今年地理標志參展商數量更多了,國際化程度也很高,我在這里看到、聽到了地理標志的熱點和好聲音,收獲頗豐。”長期關注地理標志產業的專業觀眾黃賢濤向記者表示。
此屆服貿會落幕,但創新和品牌建設還在繼續。在知識產權的“護航”下,服務貿易的美好未來值得我們期待。(記者 楊柳)
來源:知識產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