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32275976
日前,福建指導實施《電子商務平臺知識產權保護管理國家標準》交流座談會在福州舉行。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福建省知識產權發展保護中心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
會議指出,我國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迅猛,平臺知識產權保護面臨復雜挑戰。通過標準化手段加強電子商務知識產權保護管理,有利于規范電子商務平臺的知識產權保護,回應全球治理體系的復雜變化對電子商務知識產權保護提出的新形勢、新挑戰,也有助于推動電子商務行業jiankang有序發展。該標準是明確規定電子商務平臺知識產權保護管理的推薦性國家標準,是確立電子商務領域知識產權保護的zui佳實踐,兼顧創新激勵發展和市場秩序維護。
與會專家與電商平臺代表圍繞電子商務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形勢,結合電子商務日常經營過程遇到的實際問題以及電商平臺應采取何種知識產權保護政策進行多方探討。維權援助相關專家分別從政策與保護的角度,就企業代表提出的問題給予回應。
下一步,福建各地市將分別確定1至2家當地主要電子商務主體作為標準實施試點單位,對標初步評價體系,開展自評自糾。福建鼓勵各地市自主開展實施標準先行先試活動,形成工作總結,提煉福建特色經驗。此次會議對于福建完善電子商務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推動電子商務行業jiankang有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福建)
為推進北京市知識產權強國示范城市建設,培育知識產權優勢單位,全面提升北京市企事業單位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水平,近日,北京市知識產權局組織召開2022年度全市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單位培訓會。各區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員,2022年度認定的北京市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單位的知識產權人員參會。培訓會以視頻方式召開。
培訓專家為企業做了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實務、高價值專利創造與專利布局兩個主題講座,北京市知識產權局有關處室人員介紹了本市知識產權服務事項政策以及近期開展的有關工作。會議還設置了在線互動環節,就企業關心的知識產權工作問題進行交流,獲得良好反響。
會議還明確了北京市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單位管理與考核等要求,希望北京市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單位發揮示范作用,以知識產權全鏈條工作促進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北京)
9月16日,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與歐亞專利局局長戈利高里·伊夫利耶夫舉行視頻會談。雙方就兩局zui新工作進展及未來合作等議題充分交流了意見。
申長雨祝賀戈利高里·伊夫利耶夫就任歐亞專利局局長。他表示,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和歐亞專利局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雙方在知識產權法律政策、專利審查員交流、專利審查高速路(PPH)及“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項目取得了諸多務實成果。希望未來兩局繼續加強溝通交流,深化務實合作,更好服務于廣大創新主體,促進各國企業在歐亞地區開拓市場。
戈利高里·伊夫利耶夫表示,歐亞專利局與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多年來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雙方合作成果豐碩,不僅推動了雙方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也有力地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增長。希望未來進一步加強雙方在PPH、PCT、國際知識產權議題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更好推動雙方創新發展。局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政務微信
江蘇助力長三角地區知識產權一體化發展升級
9月23日,2022年長三角地區知識產權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論壇在上海舉辦,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知識產權局共同簽署《長三角地區知識產權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框架協議書2.0》《長三角地區數據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協議》,合力推動長三角地區知識產權一體化發展升級。
據了解,早在2018年4月,長三角三省一市在上海簽署《長三角地區知識產權一體化發展框架協議書》,構建了長三角地區知識產權合作基本框架,建立了發展共商、布局共進、保護共治、服務共享、人文環境共建的知識產權一體化發展機制。此次,在原有合作成果和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長三角三省一市知識產權部門聚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部署,共同研究形成了2.0版框架協議。協議圍繞長三角地區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勇當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加快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的新使命,合力推動長三角知識產權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更加健全、軟硬件基礎更加扎實、發展動能更加強勁,充分彰顯“一體化”和“高質量”。
江蘇省知識產權局黨組書記、局長支蘇平在主旨演講中介紹,一年來,面對經濟下行和疫情防控的雙重壓力,在江蘇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江蘇強化部署推進,著力打造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先行區;聚焦優化環境,著力打造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樣板區;激勵創造運用,著力打造知識產權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創新服務手段,著力打造知識產權開放協作標桿區;厚植人文環境,著力打造知識產權高端人才培養試驗區,助力江蘇全省穩住經濟大盤,取得了良好的階段性成效。截至今年8月,江蘇全省發明專利授權量達5.98萬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47.56件,有效商標注冊量達263.64萬件,地理標志產品及商標達500件。江蘇省在中央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檢查考核中獲得優秀等次,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表揚;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試點、以信用為基礎的分級分類監管試點、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核準改革試點等3項國家試點工作驗收結果均為優秀,“率先開展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等11項創新舉措在全國推廣;59個地方爭創新一輪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試點示范區域,南京市江寧區、蘇州高新區入選國家知識產權服務出口基地。
江蘇的發展得益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全面實施,下一階段,江蘇將同上海、浙江、安徽三地一起,進一步深化長三角知識產權共商共建機制,重點推進計劃目標、執法保護、公共服務、人才培養、信用體系建設五個“一體化”。(江蘇)
9月21日,以“知識產權助力創新發展”為主題的2022世界制造業大會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論壇在合肥舉行,本次論壇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辦,安徽省知識產權局承辦,國家知識產權局高度關注本次論壇并給予了有力指導,滬蘇浙知識產權局對論壇的舉辦給予了大力支持。安徽省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鄧向陽,中國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學校長、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獎zui佳推薦獎獲得者袁亮院士出席并致辭。
論壇通過信息發布、合作簽約、主旨演講、長三角知識產權論壇等形式,多角度探討知識產權助力創新發展的熱點話題,深入分析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面臨的形勢任務,共同研究推動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的新舉措。
論壇發布了第九屆安徽省專利獎獲獎項目名單和《安徽專利調查分析報告(2021)》。中國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中國建設銀行安徽省分行、中國農業銀行安徽省分行、徽商銀行、平安銀行合肥分行、合肥農村科技商業銀行等6家銀行與安徽省知識產權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來自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金融機構知識產權專家學者分別圍繞各自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情況作了精彩的主旨演講。
長三角知識產權論壇中,江蘇省知識產權局分享了高價值發明專利培育的“江蘇經驗”,上海市知識產權局介紹了實施專利轉化的“上海方案”,浙江省知識產權局闡述了探索專利開放許可的“浙江做法”,安徽省知識產權局則報告了圍繞增強長三角地區知識產權保護協同合作貢獻的“安徽實踐”。
世界制造業大會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論壇自2019年以來連續成功舉辦4次,已經成為產學研供需對接的信息平臺、技術服務與交易的運營平臺、人才與技術的賦能平臺、國際國內合作的交流平臺,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貢獻安徽力量。(安徽)
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優秀提案和先進承辦單位表彰會9月20日在北京召開。會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會見獲獎代表并講話。全國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張慶黎出席表彰會并講話,全國政協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斌主持會議,全國政協副主席邵鴻出席會議。會議表彰了248件優秀提案和46家先進承辦單位,國家知識產權局連續第三屆被評為先進承辦單位,何志敏副局長接受會見和參加表彰會,并作為7家單位代表之一領獎。
十三屆全國政協期間,國家知識產權局共承辦提案417件,比上一屆增長83%,全部實現按時辦結率、與委員溝通率、答復滿意率三個100%。下一步,將以此次評選表彰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提高提案辦理質量,推動委員意見建議轉化為具體工作舉措,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國。
9月15-19日,以“創新·合作與糧食anquan”為主題的第二十九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在陜西楊凌舉辦,展會通過農業科技展館展、云上展、田間展,全景式呈現現代農業新成果、新裝備、新模式,我省組織60家農業科技企業參加了農高會云上展。
河北云上展廳以“科‘冀’沃野 共贏未來”為主題,通過線上模型展示、視頻播放、展板展示等形式,從農業新技術推廣、企業和產品品牌打造、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不同角度進行了推介展示,突出了河北在農產品精深加工、新品種育種、農業信息化與農機裝備、農業綠色投入品等方面的科技特色亮點,有效宣傳河北加快農業科技企業“走出去”步伐,推動科技農業合作和“雙招雙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助力全省鄉村振興的顯著成效。截至目前,河北云展廳瀏覽量達20多萬人次。
同時,第29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后稷獎”揭曉,河北省多家農業科技企業獲獎,其中河北廣順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廣沼牌塑料沼氣池項目、河北新世紀周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微生物菌劑項目分別榮獲“后稷獎”特別獎;邢臺奧美菌業有限公司菇樂寶牌菌谷粉項目、滄州澤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澤厚芝麻醬項目分別榮獲“后稷獎”。
文章來源:河北省科學技術廳
把生物探針溶解到小液滴里就能基因測序,在數百公里外操縱手術機器人切除腎臟毫厘不差,5家企業同時研發抗新冠藥物2家進入臨床試驗……
近日,記者在江蘇南京走訪發現,大批高端人才、原創成果等創新力量活躍在產業一線,支撐起城市發展的脊梁。今年以來,面對超預期的變化和沖擊,南京勇挑大梁敢為善為,克服疫情影響,以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呈現強勁的韌性。
今年1—6月,全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4.1%。全市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化、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經濟結構持續變“輕”變“新”。
藏糧于技,推進農業現代化
小到能快速識別和篩選種子、明顯提高育種效率的種子檢測設備,大到掌握全省13個地級市2億多條物聯網數據的江蘇省農業物聯網管理服務平臺,在南京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趙春江院士領銜創建的農芯(南京)智慧農業研究院,兩年來先后獲得授權專利35項,其中發明專利12項,企業產值也以每年300%的速度增長。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南京作為特大都市,一產增加值占比不到2%,人均耕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科技創新成為南京錨定的方向。
以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為雙重驅動,南京從源頭謀創新,沖擊農業產業金字塔尖。10年前農民們“想都不敢想”的畫面如今成了現實:一方電腦屏幕里實時查看數千畝農作物長勢,無人駕駛收割機在農場智能化作業……
目前,南京國家農創中心已累計引進和簽約項目248個,入駐企業109家;僅去年入駐企業簽約科技成果轉化合同數達2054份,合同交易額10億元以上。
南京國家農高區則以生物農業為主導產業,以工業化思維做農業,在未來食品產業尋求突破,已與9家龍頭企業共建技術分平臺和轉化示范基地,繪就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發展的實景圖。
10年來,南京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從62.1%提高到71%以上,比全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高10個百分點,開創出符合都市資源稟賦、具有南京特點的農業騰飛之路。
發力互聯網的下半場競爭
在近日舉行的第六屆未來網絡發展大會上,紫金山實驗室發布了“全球廣域確定性網絡系統重大突破”“全球云原生算網操作系統”以及“全球6G TKμ連接無線傳輸試驗平臺1.0版”等3大創新成果,為南京互聯網與通信產業再添競爭“殺手锏”。
互聯網上半場,中國是追隨者;互聯網下半場,中國要者。中國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實驗室主任劉韻潔說:“我們的確定性網絡在‘信息高鐵’方面闖出一條新的路徑,對我國的數字經濟發展將起到很大的助力。它是我們國家數字經濟的一個新的‘底座’?!?br/>
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碳達峰碳中和……南京以紫金山實驗室為圓心,以技術成果和人才溢出為驅動,推動網絡通信與多重發展戰略共振,與諸多新經濟板塊融合,為南京區域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有力的支撐。
目前,紫金山實驗室聯合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CENI),集聚了通信領域創新團隊61個,創辦孵化企業60家,其中12家企業獲評高新技術企業。
今年1—5月,南京規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218.27億元,同比增長16.9%,大幅規上服務業整體增速。數字經濟已成為南京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
南京方陣競逐生物醫藥賽道
走進南京諾唯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余種基因工程重組酶、1000余種高性能抗原和單克隆抗體等關鍵原料、500多個終端產品讓人眼花繚亂。
對于生物檢測來說,酶和抗體是上游關鍵原料,直接決定了下游的檢測試劑性能,進而影響檢測效率與準確性。酶能夠把少量的DNA擴增上億倍,使儀器可以檢測到,正因如此,新冠病毒再怎么狡猾也能很快被檢測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諾唯贊積極參與公共衛生事業建設,成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南京先后出臺《南京市打造新醫藥與生命產業行動計劃》《南京市生物醫藥創新產品推廣應用實施辦法(試行)》等政策,聚焦產業發展的“堵點”“難點”,尋求破題思路。
江北新區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坐落于南京龍王山下,這里集成了亞洲大的基因測序中心、行業排名首位的存儲與超算中心、全球的質譜檢測與分析中心、華東規模大的臨床前藥物檢測中心、國內位于自貿區的人類遺傳區域創新中心及千萬級自動化生物樣本庫、國內政府控股的醫學檢驗所等6大專業技術中心……
在平臺的支撐下,短短10年,基因分子診斷、醫療器械、創新藥、器官芯片等生物醫藥成果競相涌現。2021年,南京生物醫藥谷年營收超千億元,位列2021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榜單第11名。
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以生物醫藥等產業為重點,加快打造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和千億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在一系列政策的加持下,南京已初步建成研發、孵化、中試、生產、流通貫通的生物醫藥產業鏈。今年1—6月,南京新醫藥與生命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858.3億元,增幅16.1%,其中生物醫藥產業營收規模990.5億元,增幅12.1%。一輪新興產業的“朝陽”正噴薄而出。
文章來源:科技日報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通訊員李玉超 記者徐華 )近日,從河北省保定市工信局獲悉,今年以來,保定新增國家級重點“小巨人”企業2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7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2家。至此,保定市共有國家級重點“小巨人”企業3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89家。
今年以來,保定大力實施“專精特新”振興行動,加大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力度,加快培育一批細分行業領跑者、關鍵技術攻堅者、產業鏈供應鏈維護者,引導全市中小企業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化”發展之路。
據保定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對區域的產業升級、科技帶動發展和產業鏈聚集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該市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主要集中在高端技術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汽車及零部件制造、醫藥制造等行業,其中六成以上企業的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在20%以上,已成為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梯度培育行動。按照“入庫培育、市級認定、推薦省級、遴選示范、優選小巨人”梯度培育計劃,重點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頭部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進行全面梳理篩選,建立“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庫,培育了同光股份、雷弗流體、浪拜迪電氣等一批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
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該市組建了市級“產業數字化賦能中心”,以數字化路徑賦能中小企業發展,培育更多“專精特新”;根據企業需求,每月組織開展數字化轉型“總裁大講堂”,幫助企業家提升數字化轉型思維和數據管理意識,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同時,該市引進培育了國信優易、新智認知、科大訊飛等一批技術實力雄厚的數據服務企業,引導支持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促進中小企業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實現創新升級。
實施中小企業紓危解困行動。該市建立中小企業幫扶機制,成立企業服務專班,及時幫助企業解決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保障問題。設立“專精特新”示范企業獎勵資金;與光大銀行、北京銀行、保定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創新推出“專精特新貸”,努力滿足“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融資需求。梳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科技攻關方面的需求,組織相關企業與中國醫科大學、河北大學、華北電力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對接,聯合開展生物醫藥、設備自動化、純電驅動重載運輸平臺等方面的研發工作,幫助企業技術難題。今年以來,該市工信部門已為145家中小企業解決156項難題,幫助中小企業企業融資3.5億元。
來源:河北新聞網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
近期,省廳將制定發布《河北省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細則》(以下簡稱《細則》,附后),為進一步加強我省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作,擬組織2022年第二批河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2019年河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復核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申報要求
我省中小企業按照河北省創新型中小企業評價標準據實進行自評,填報自評表(因國家平臺評價系統尚未正式開放,本次填報紙質表并蓋公章)并提供必要的佐證材料。申報企業所在縣級、市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逐級審核。合格的企業,按自愿原則登錄河北工業企業服務平臺申報板塊(http://gxt.hebei.gov.cn/main/)申請河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并規范制作紙質認定申報書(含自評表、相關佐證等),向所在市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申報。
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復核申請要求
按照《細則》規定,2019年河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應主動申請復核。企業需先登錄河北工業企業服務平臺復核板塊(http://gxt.hebei.gov.cn/main/)完成申請填報,并規范制作紙質復核申請書(含申請表、相關佐證等),向所在市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報送。未按期復核的企業,將自動取消河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資格。
三、企業認定申報和復核申請工作要求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已成為國家和我省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工作,請各市局務必高度重視,抓緊組織動員本地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積極開展創新型中小企業自評,優選企業申報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指導企業填報和材料整理,并認真審核把關;同時做好期滿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復核工作,做到應復盡復,確保我省涌現出更多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請各市局務于9月28日,將創新型中小企業審核合格企業名單(蓋公章)和申報書(一份)提供省廳;務于10月16日前完成本批次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2019年河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復核申請的網上審核,正式行文推薦,并將企業認定申報(復核申請)資料(一份)統一報送省廳。(正式通知待《細則》發布后下發,如與本通知有不一致的情況,按正式通知執行)
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中小企業處
2022年9月15日
來源: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