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32275976
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同意湖北省開展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的函
國知發保函字〔2022〕171號
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申請建設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的函收悉。經研究,同意湖北省面向生物和新材料產業開展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待按照相關要求完成建設任務并驗收合格后,認定為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納入全國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工作機制,開展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工作。
請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開展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工作的通知》(國知發管字〔2016〕92號)要求,加快啟動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籌建工作,加強基礎條件建設,確保人員、專項經費、辦公場地、辦公設備到位,并開展針對性業務培訓;結合湖北省生物和新材料產業發展實際,建立健全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各項工作制度,規范工作流程和程序。
考慮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籌建期限可延長2個月。請在10個月內完成上述工作。
特此致函。
國家知識產權局
2022年11月8日
為深入貫徹落實《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鼓勵發明創造,推動貴州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日前,貴州省知識產權局印發實施《貴州省專利獎評選辦法》,從健全評選組織、加大獎勵力度、嚴格評選紀律等方面對貴州省專利獎評選活動進行規范。
每屆專利獎評選前,省知識產權局與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聯合成立貴州省專利獎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并在專家庫中隨機抽取7名以上單數專家組建當屆貴州省專利獎評審委員會,負責當屆貴州省專利獎的評審工作,研究、解決貴州省專利獎評選工作中出現的重大問題。
貴州省專利獎每兩年組織一次評選表彰獎勵,每屆可以從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中評選表彰貴州省專利金獎2項、銀獎6項、優秀獎20項;從外觀設計專利中評選表彰貴州省外觀設計金獎1項、銀獎3項、優秀獎5項。對獲獎項目,將給予3至10萬元獎勵,鼓勵高校院所、企業等創新主體積極申報貴州省專利獎。該評選辦法對分組評審、現場答辯、總評、審定、公示等評選程序進行了規范。(貴州)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知識產權局,四川省知識產權服務促進中心,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決策部署,加快培育知識產權競爭力強的世界yiliu企業,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關于面向企業開展2022年度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示范工作的通知》(國知辦函運字〔2022〕497號),經企業申報、各地方知識產權部門組織測評、推薦,我局審核,并向社會公示,確定482家企業為新一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名單見附件1)、2512家企業為新一批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名單見附件2),確定875家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名單見附件3)、3400家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名單見附件4)通過復核并繼續保留。新一輪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和優勢企業培育期限為2022年10月至2025年9月。本次復核未通過的企業,在1年期內保留原示范企業或優勢企業資格并再次組織復核,仍未通過或未參加復核的企業,將予以撤銷。
請按照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示范工作統一部署,結合地方工作實際,進一步完善本地區優勢示范企業培育體系和工作方案,及時出臺配套支持政策,加大專項資金投入,加強對示范企業和優勢企業的針對性指導、服務、監督和檢查,確保培育工作取得實效。要指導企業結合自身發展定位,明確示范企業或優勢企業建設的目標任務,制定并印發建設工作方案,并報各省級知識產權局備案,示范企業同時報我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備案。要推動企業建立健全知識產權工作領導和保障機制,切實將知識產權工作融入企業經營發展全過程,不斷提升知識產權運用效益和競爭優勢,努力打造知識產權強企建設diyi方陣。
我局將進一步加大政策協同支持力度,突出質量導向,充分運用標準化手段,切實強化考核評價,促進企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持續提升,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國家知識產權局
2022年10月27日
近日,江蘇省知識產權局、江蘇省貿促會結合實際,制定《關于加強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加強海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提升江蘇省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能力。
《意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決策部署,堅持政府引導、多方聯動、問題導向、重點突破,聚焦江蘇重點產業、行業和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維權的痛點難點問題,完善江蘇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工作體系,針對海外知識產權保護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發力,為江蘇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意見》提出,力爭到2025年,全省橫向互動、縱向互通、部門協調、合作共享的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機制基本形成,便捷高效的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預警和應急機制初步建立,知識產權涉外風險防控體系更加健全,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服務網絡更加完善,企業海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顯著增強,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能力有效提升,知識產權保護對國際貿易的促進作用更加突出。
《意見》明確九項重點任務,一是健全工作體系,二是強化人才支撐,三是加強應對服務,四是建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五是加強典型案例與重點產業分析,六是提升企業海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能力,七是降低企業海外維權成本,八是完善海外知識產權保護信息溝通機制,九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對外合作交流。江蘇省知識產權局會同省貿促會將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工作力度、強化宣傳引導保障《意見》的有效實施。(江蘇)
為進一步提升順平縣眾創空間的經營水平和發展能力,近日,順平縣積極與競秀區科技局組織對接幫扶活動,幫助眾創空間查找存在的不足、找準發展定位、謀劃未來研究方向。
一是定方向要積極走出去。順平縣科技局負責人帶領壹加壹等多家眾創空間負責人到競秀區聯創空間、航標眾創空間進行了參觀學習交流,對比不足,補齊短板。
二是找出路要大方引進來。邀請競秀區科技局、聯創眾創空間及保定新秀數字科技產業有限公司等單位負責人對眾創空間運行情況進行實地指導和結對幫扶。
三是求發展要合作共進。通過結對幫扶,開闊了創客們的創新視野,碰撞出了創新的火花,激發了創造的靈感和創新的激情。
此次交流活動,給順平縣眾創空間互聯網銷售、網絡平臺搭建、黨建組織架構以及知識產權服務等領域的發展帶來了極大啟發,有助于進一步明晰經營方向,拓展經營思路。
文章來源:保定市科技局
為進一步加大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力度,縣科技局按照省、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行動計劃的相關要求,積極主動開展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行動,通過多項措施,積極篩選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
一是明確培育對象,圍繞該縣jiankang制造領域,特別是對技術含量高,創新能力強,重視產品研究、開發的高成長性企業,作為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的重點培育對象,加大培育指導工作力度。
二是加強申報業務培訓。通過深入企業開展專題培訓、上門輔導,重點從政策解析、申報程序、材料編寫、研發費用輔助賬設置、知識產權和成果轉化等方面進行培訓。對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意義、程序和稅收優惠政策等進行宣傳,幫助企業知曉政策、用好政策、用足政策,激發企業申報熱情。
三是力促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不斷加強產學研合作,支持企業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管理體系,促使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做強、做大、做專、做精,發展成為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型企業,促進了全縣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
四是做好政策落實的協調工作。認真落實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和研發費用加計抵扣等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加強與國稅、地稅部門溝通,協調解決落實政策中出現的問題,保證符合條件的企業充分享受政策,及時支持企業創新發展。
文章來源:秦皇島市科技局
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組織開展2022年信息消費示范城市申報工作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開展2022年信息消費示范城市申報工作的通知》(工信廳信發函〔2022〕241號)要求,現開展2022年信息消費示范城市申報工作。請各市結合產業發展情況,按照《信息消費示范城市建設管理辦法(試行)》(工信部信軟〔2019〕63號)要求,系統梳理和總結近年來擴大升級信息消費的工作進展、成效及下一步計劃,符合條件的市在綜合型或特色型信息消費示范城市類別中選擇其一,按照信息消費示范城市申報表、申報書模板(見附件)要求提交相關申報材料。
請各市高度重視,積極申報,于10月25日前報送申報城市相關材料,報送紙質材料同時電子版材料發送至郵箱。我廳將對各申報城市的材料進行形式審查,按程序報工業和信息化部。
來源:河北省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近年來,三河市燕郊高新區以“科創高新”建設為統攬,持續優化創新生態、不斷激發創新活力,科技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和“引擎”愈發強勁。
隨著通州與北三縣協同發展的推進,三河市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轉移能力大幅度提升,落戶該市的北京企業不斷增多。在燕郊高新區興遠高科產業園內,科技型創新創業項目基本實現輕資產“拎包入住”,暢享專業化、全方位、全周期服務,實現資金大限度投入研發和生產。
入駐燕郊高新區興遠高科產業園的北京金華恒源集成房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選擇興遠高科產業園主要是看中了高科技、低能耗、零污染的入園門檻?!肮局铝σ跃G色裝配式建筑產品——模塊化打包箱式房為主導產業,集設計研發、精益制造、施工管理為一體,員工基本上是科技型人才,沒有太多精力搞管理和運營,好在園區專業的服務團隊幫助我們解決生產經營需求。”
截至目前,燕郊高新區建設科創園23個,累計引入科技型企業701家,其中六成以上來自北京。目前各級孵化器、眾創空間達15家;各類科研機構達到93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6個、院士工作站9個,總孵化面積24萬平方米。近十年,燕郊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從7家增長到135家??萍夹椭行∑髽I從0家增長到1272家,研發平臺從25家增長到105家。
2021年,燕郊高新區明確了“科創燕郊”的發展定位。按照建設“3+1”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生物醫藥產業和現代服務業。2022年,燕郊高新區將引入億元以上項目40個?!暗闪缙髽I”、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新增5家、15家、80家。同時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引入北京科技服務、檢驗檢測、知識產權等機構,實現落地轉化成果30項以上。
做精做深科創園經濟的同時,燕郊高新區還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在燕郊北部謀劃了19平方公里的燕郊科學城項目,做大“科創燕郊”發展空間。通過與北京北投置業有限公司開展戰略合作,他們全力吸引京津高端科研平臺、技術創新中心落地,大力培展專業化、國際化科技孵化器、眾創空間,加快形成科技企業孵化鏈條,打造功能完備、產城融合發展的科技新城。(記者李博楠 通訊員劉偉、王洪濤)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規范專利預審申請行為,充分釋放預審服務促進產業發展的機制效能,由中國(寧波)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牽頭,聯合寧波市甬江知識產權研究院、寧波市標準化研究院起草的寧波市地方標準《專利申請預審規范》(DB3302/T 1133—2022)(以下簡稱《標準》),由寧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于2022年9月29日發布,并將于2022年10月29日起正式實施。這是全省專利預審申請領域的地方標準,將為浙江省專利預審申請提供科學可行的模板與經驗。
《標準》以知識產權管理理論為依據,以全市范圍內的企事業單位及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為適用對象,以建立專利預審體系為切入點,緊密結合寧波區域經濟特色,圍繞企事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構建完善的專利預審申請規范,對專利申請文件提出具體規范要求,給予具體的、細化的、針對性的指導,確立了專利預審申請的流程,詳細規定了申請準備、申請文件編制、提出、約請與處置等要求。
《標準》對專利申請預審流程、申請主體備案、代理機構管理、專利申請預審、預審質量保障、保密管理和預審結果反饋進行規范,確保專利申請預審服務的先進性、適用性、合理性和科學性,充分釋放專利申請預審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機制效能?!稑藴省窂娀藢@暾堫A審工作在知識產權“快保護”中的yinling和保障作用,對提高企業創造能力、提升寧波整個區域的專利數量和質量,以及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提高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效能、優化創新發展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浙江省寧波市市場監管局)
日前,上海市知識產權局發布知識產權服務發展報告。該報告從知識產權政務、信息、保護、運營、人才培訓服務以及各區特色、典型案例等方面系統總結了2021年上海市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工作情況,并結合具體數據對全市知識產權服務機構、人員及服務收入、服務監管等情況進行了全面總結分析。
2021年,上海市認真貫徹落實《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切實加強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在政務服務方面,著力提升“一網通辦”服務能級,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在“減時間、減材料”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辦事流程,專利一般資助等事項實現“零材料、零跑腿、全程網辦”,專利權質押登記、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由原來的3-5個工作日縮減為“當場辦結”,專利費用減繳備案審批由5個工作日減為3個工作日;著力加強“一窗通辦”綜合性服務窗口建設,國家知識產權局上海業務受理窗口新增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受理和專利權開放許可等新業務,目前該窗口可辦理專利、商標、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六大類50項業務。
在信息服務方面,上海市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平臺完成數據遷移和部分功能優化,新增中國有效商標基本信息標準化數據;認定首批6家市級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3家機構備案成為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的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案例成功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優秀案例,全市主要信息服務機構提供知識產權分析報告200多份。
在保護服務方面,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復同意, 籌建中國(上海)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成立了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上海分中心,該中心當年共解答海外維權電話咨詢127次,派員入駐國際性展會12個,提供海外維權援助專業指導500余次;新設8個維權援助工作站,全市基本形成市、區、園區三級知識產權維權援助體系。
在運營服務方面,制定實施了上海專利轉化專項計劃,上海市被財政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為全國首批8個專利轉化專項計劃獎補省份之一,獎補資金重點支持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基礎建設、運營促進機制建設、高價值專利培育、專利商標質押融資和專利成果轉化、專利運營實務人才培養等五個方面10個具體項目;2021年全市專利轉化次數達3.88萬次,比上年增長22.04%;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登記金額76.34億元,增長98.75%;各類知識產權保險保額1.51億元,增長87.47%。
在人才培訓服務方面,認定了首批8家上海市知識產權培訓基地,全市政府部門及服務機構面向創新主體開展線上線下公益培訓300余場次,培訓人數超過5萬,累計服務中小企業近2萬家次;組織開展知識產權工作者培訓16期,當年新增知識產權工作者1800多名;將知識產權服務業納入人才引進落戶重點支持范圍,繼續推進知識產權師、專利管理工程師職稱評審工作,當年新增專利管理工程師53人。
2021年上海市知識產權服務業穩步規范發展,服務機構、從業人員實現較快增長,服務業監管進一步加強。(上海)